奥地利媒体刊文写华人形象转变 华二代:不够全面

 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据《欧洲时报》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“维城”编译报道,在奥地利人眼里,华人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形象呢?是街边一家一家的中国餐馆,还是市中心斯蒂芬大教堂旁边摩肩接踵的中国游客,抑或是学校图书馆里勤奋苦读的留学生?

 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,近日奥地利《标准报》专门以极大篇幅报道了广大华人在奥地利生活的境况,希望借此管中窥豹,探讨华人群体在奥地利人眼中形象的转变。

  为了完成此次报道,《标准报》可谓煞费苦心,不仅采访了多位在奥生活的华人,最终更是用了两个整版来刊登报道。

  汉学家法里巴指出,维也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华人社区,虽然纳旭市场附近聚集了大量中国人和华人餐馆,但是并没有形成类似美国唐人街这样完全封闭的社区。维也纳的华人有很高的组织性,一切井井有条,有自己的协会、俱乐部,每周还有《欧洲时报》这样的华文媒体报道当地新闻,可以说,维也纳华人社区彼此紧密相连,但又深深扎根在奥地利社会。

  “中国通”卡明斯基教授则认为,1780年第一批华人到达奥地利,随后大批华人背井离乡,登陆奥地利。近几年来,奥地利华人数量持续攀升,华人餐厅也越开越多,数量约为过去的十倍。

  《标准报》特意采访了一位开华人餐厅的陈先生。陈先生于1983年来到奥地利,随后涉足餐饮业,业务不断扩展,早已超越了过去传统的中餐厅模式,如今陈老板旗下的餐厅都是地地道道的外国菜,目前陈老板经营17家餐厅,还包括市中心的奥地利传统酒吧。陈老板坦言,过去80%的华人经餐厅,如今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
  根据AMS统计,2018年有大约300名华人登记失业,失业率为4.9%,与奥地利人相同,可以说,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努力工作的群体,至少和广大奥地利人一样勤劳,陈老板认为,这都要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:努力工作才有好日子。

  文章还称,除了陈老板这样的合法移民,奥地利也有华人黑工,由于没有一技之长,很多人只好从事按摩、餐饮、保姆等低收入工作,甚至涉及非法行业。

  在《标准报》的网页下面不少网友也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华二代认为这篇文章没有全面覆盖奥地利华人社区的情况,忽视了正常工作、留学的广大华人和留学生群体,也有读者认为《标准报》图文不符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