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留学申请,是一段孤独的征程。

 

有时候暗黑,有时候惊喜,

心情起伏不定,对未来充满迷茫;

 

即使成功飞跃,

还是会偶尔想起这段朦胧的日子;

 

在国外过得不顺的时候,有时候也会想:

当时留学申请,是不是走了太多弯路…

 

那些掉过的坑,走过的弯路,

一起来吐槽一下。

给现在的申请者一些参考吧。

 

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@我觉得哥大统计还行:

不要道听途说,水项目也有牛人

 

“曾经有两个学校摆在我面前,我没有珍惜,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。是的,我说的就是哥大统计,从我找工作的经历来看,去个不太知名的专排好的项目,找工作还不如哥大统计好用啊。”

 

@他们都叫我B哥:

适当自费有时候也是一个选择

 

“当年申请的时候,的确背景也不是太好,最后勉强从了一个排名100左右的PhD全奖offer。毕竟是拿的RA funding,老板比较push。而我一个朋友,当时跟我背景差不多,去读了一个前30的自费master,后来申到了我dream school的PhD。唉,真香。”

 

@东海岸的Z同学:

GT上花太多时间了!

 

“本科就读于某个C9大学,大三暑假像朝圣一样地去北京X东方上GRE的课(听段子)。前前后后一共考了3次GRE,两次托福,申请也是匆匆忙忙。最后从了东海岸的一个PhD offer,到了美国才知道其实没人care什么GT成绩。我一个同学在我刷GT的时候,一个劲在做科研,虽然硬件比我差,但是最后申请结果比我好太多了。”

@至今单身的PhD小姐姐:

选校真要考虑下地理位置……

 

“我在一个没有夏天的州读PhD,这边的雪可以从万圣节下到复活节!南方来的孩子有没有很羡慕?

 

我起初也觉得很新奇,后来直接给我下抑郁了。交通不便,懒得出门,懒得交朋友,单身至今,每天刷朋友圈刷微博,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……还参加过7天情侣速成,回头想想好羞耻啊啊啊啊……”

 

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@某藤校的Jason:

别迷信native speaker给你改文书啦

 

“出国前对于自己的英文写作不是很自信,在网上找了一家机构修改文书。在所谓的native speaker改完之后,读起来的确通顺了很多,还用了一些花哨的词,以及一些足够native的quote。最后面试的时候,教授问起这个quote,我竟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……当时那种尴尬,我现在都记得……”

 

@学术圈的逃兵H同学:

怎么想就怎么做吧,别执念!

 

“坦白说,PhD生涯是熬过来的。当时觉得quit拿个master走人不太厚道,而且对于Doctor的title也存在些许执念。现在PhD毕业还是在某个FLAG做SDE,其实也就是码农。

 

看着周围读完master来的小同学,做着差不多一样的事情,收入也都差不多,但是自己读完PhD感觉体力都下降了一个层级,想想还是觉得当年太年轻。生活大爆炸里Howard怎么说的来着?Engineers are just as smart as scientists!哈哈。”

 

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@被留学中介忽悠过的W同学:

留学中介套路多

 

“我本科其实背景还挺好的,本科是某211财经大学,均分勉强90,最后去了英国号称top 10的商学院项目。看到同学有好多二本三本的,心里那种滋味……后来才知道,这些项目都是给留学中介返佣的。”

@西雅图码农Y同学:

海外交流机会要珍惜啊

 

“当年申请的时候,我跟我朋友均分都不太好,后来他问我去不去台湾某高校交流,我觉得那学校太水了就没去。后来看他在台湾那个学校,自由选课,上研究生的课轻松刷分到90+,真是快成柠檬精了。再后来的结果,不说也都知道咯……”

@不愿意透露姓名的X同学:

GAP一两年也是一种策略啦

 

“我的申请经历比较曲折,但是我觉得也不算教训吧。我是美本,当时申请Finance的PhD被全聚德了,可能也是我心气比较高吧,top 30之外的大学基本上没考虑。无奈之下,在NBER(美国经济研究局)里狂刷全职RA机会。在某藤校大牛教授手下做了两年RA之后,成功申到top 10的Finance的PhD。”

@总是在想问题的G同学:

海本到底强在哪里?

 

“出国前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海本申请会有Buff加成:是因为英语更好?GPA更容易刷?直到出国之后我接触了很多海本的朋友才了解,更重要的一点是,他们的信息渠道比我们通畅。他们的教授会给很多选校建议,甚至会直接说他的一个合作者在招人之类的,我想这种第一手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吧!“

 

出国之后,才明白当时留学申请走了多少弯路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