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过后 世界政治格局将重新“排列组合”

  原标题:疫情过后,世界政治格局将重新“排列组合”| 新京报专栏

  每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,都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塑和地缘战略的重整。

  战时管制政策、封城封国、停止贸易和旅行、千万级别的失业人数、动辄以万亿美元为基数的经济舒缓措施、全民发放食品券和救助金……

  新冠肺炎这场危机的严峻程度,如今已远远超过预期。除了寥寥数国之外,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了确诊病例。

  而每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,都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塑和地缘战略的重整。有什么理由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呢?

  《纽约时报》专栏作家、《世界是平的》作者托马斯·弗里德曼就再次发挥了他的文字游戏天赋,重新制定了世界纪元方式:BC(Before Coronavirus)和AC(After Coronavirus)。

    欧美普遍的制度失效,或将引来“选举改革”

  在全球确诊案例已经超过了200万例的今天,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依旧前途未卜。

  张文宏曾经有一个论断:全球抗击疫情的前途不是由那些控制效果好的国家所决定,而是由那些控制效果差的国家所决定。

  现在的问题在于,连哪些可能是抗击效果差的国家都无法确定:有些是无奈,有些是人为。

  印度的疫情将会长时间成谜。即便政府无意隐瞒疫情,但却根本无力确认疫情。在新德里、孟买这样的超级城市中,遍布着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聚集的贫民窟。这些贫民区一旦发生疫情,根本无从进行确诊和医治。

  一些非洲国家的遭遇也恐怕大致相同,确切的确诊统计数据无从计算,公共卫生设施和救治的条件根本没有。

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全球彼此隔绝的状态,不会在数个月之内,回到光风霁月的BC时代。就算是能够成功遏制疫情的国家,也将会长期生活在“惊弓之鸟”的状态。

  特朗普的支持率甚至在上涨。但《纽约时报》和《华盛顿邮报》都已经分别刊登了万字长文,细数美国政府在抗疫中错失的良机与政府的颟顸无能。

  战时状态中,人们都会选择支持自己的政治领袖。不独美国,英国人欢呼首相约翰逊的出院,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,人们都坚定地站在了领袖的身后。

  但这只是假象。一切都将从疫情警报解除的那一天开始变化。人们会缅怀在疫情中故去的亲人和勇士,在欧美国家,国家诉讼和国家赔偿的诉求会如漫天飞雪一般涌向法院。

  错失了防疫窗口的国家不仅仅是美国,首先是意大利,然后是英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。制度失效是普遍性的。

  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追究制度呢?美国大选在可预见的时间内,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选举活动了。那么,会以何种形式进行呢?特朗普恐怕要紧张的,不仅仅是如何控疫的问题,还在于选举形式变化所带来的挑战。

  在欧美政府普遍失效的前提下,当下的选举方法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挑战。没有一个国家元首可以安稳如初。他们或将面临全面的选举改革。

  如果现行的政治力量无从狙击和阻止疫情的发生,那么谁会在AC之后成为各国政治力量的主角?

  民族主义和右翼。

  这次,人们会相信他们。因为如果国境早早关闭,移民早早清除,贸易早早限制,疫情就不会发生了。至少这是一种合理迷信。

  他们是全球移民和贸易的敌人。新冠肺炎疫情赋予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。这意味着,欧洲的边境开放主义或许将要走到终点,意味着全球自由贸易面临着危险,意味着民族国家重新回到聚光灯之下。

    全球化式微:从“一锅吃饭”到“分锅吃饭”

  3月21日,世界权威财经杂志英国《经济学人》封面上,是一个地球上挂了一个牌子:停业(closed)。全球停业,全球化急刹车。

  G20定下了一个5万亿美元的紧急舒缓经济压力的计划,但这只是杯水车薪。全球贸易的停止意味着的不仅仅是股市的下跌,而是世界各国依赖跨国贸易、人才流动、资金交流、知识交换、资源物流的所有产业停顿,意味着于此相关的许多企业倒闭、员工失业、金融停滞。

  当疫情解除的时候,各国最大的压力是什么?积极财政,大规模的投资和重启经济动力,快速增加就业。各国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全球化,而是国内大规模的产业凋敝和失业。因此,各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埋头于国内的经济重建。

  他们很可能会像美国和日本一样,全球召回产能和投资,以便能够对国内经济进行热启动。产业回归母国,工人披挂上阵,全球化将进一步衰弱。

  一旦产业和金融回归母国,意味着全球供应链系统即时崩溃。资源型的交换自然依旧存在,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依赖自身的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;但供应链系统断裂,全球化分工就会摇摇欲坠。消费于是回归国产,贸易于是衰退。

  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式微,对于新兴国家和后发国家当然是沉重打击。他们原本就是依赖全球分工和供应链来寻找比较优势,从而积攒资本和外汇,试图在国家能力中攀升。而一旦境外投资衰竭、竞争优势丧失、离岸分包结束,他们就必须得另谋出路。

  地缘战略将重回版图。原本在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分工系统中,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,无非是有的国家吃肉,有的国家喝汤,大家可以依赖资本和技术的积累,逐渐上升。但是系统崩溃,那么就得分锅吃饭。

  全球化当然不会崩溃得那么彻底,相当规模的贸易和交换必然还是存在的。但弱小国家和后发国家是无法独善其身的,他们必须寻求“依靠”,才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  分锅吃饭的问题是分几口锅,和谁在一起合灶。这就意味着,区域性组织和紧密型联盟正兴起。世界的势力版图重新排列组合,国家联盟和行业联盟将风起云涌。

  民族国家很可能因此再次成为最主要的国家形态。非稳定国家变数丛生,政治强人将再次出现。各国领袖所要思考的,都无非是如何在丛林世界中获得民族利益的最大化,而不是在供应链和分工系统中取得优势地位。

  人们甚至已经在为大萧条未雨绸缪,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现实。世界政局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,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,而是疫情所带来政治经济危机逻辑所致。

  而当自身利益成为各国的唯一诉求,全球或将遭遇更多“公地悲剧”,在气候变化、环境保护、消除贫困等领域长期以来的合作与共识将遭到致命打击,美国频繁退群就是典型。果真到了这一步,整个世界的抗危机能力会比现在更好吗?

  这些或许是“警世通言”。但毫无疑问,怀有危机感、提前作准备,比未雨不绸缪要好得多,也是抗击风险的应有方式。

  □连清川(专栏作家)

点击进入专题:

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全球多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